恰当家庭!咳嗽、混身痛—新冠常见症状的外治法大全(下)
李颖文安分悉心整理了针对新冠常见症状的外治法惩处。咫尺共享给全球,但愿不错缓助全球缓解不适。
指令:把柄发烧、头痛、咽痛、混身难受、咳嗽五大症状搜索对应的尺度惩处,不呆板穴位的准确,把柄图片简略的部位和温馨辅导操作便可。
1.咳嗽01刮痧疗法
(1)取穴:肩井、大椎、大抒、风门、肺俞;天突、膻中、中府、云门
(2)定位:
『肩井』: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。
『大椎』: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下中。
『大抒』:位于脊柱区,第1胸椎棘突下,后正中线旁开1.5寸。
『风门』:当第2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『肺俞』:在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。
『天突』:在颈部,刻下正中线上,胸骨上窝中央。
『膻中』:前正中线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。
『中府』:两手叉腰正立,锁骨外侧端下缘有三角窝,由此窝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缝隙处便是此穴;或者取平卧位,自乳头(须眉)向外2寸处,再直线进取摸取肋骨,第一肋缝隙处便是此穴。
『云门』:位于胸部,锁骨下窝凹下中,肩胛骨喙突内缘,前正中线旁开6寸。
(3)操作:在项背部突出胸前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,使用刮痧板项背部上往下刮、胸前从下往上刮,遇结节时重心刮拭,以出痧为度;刮痧后吃热粥水以助散寒发汗。
(4)温馨辅导:
1)家庭使用不需呆板穴位准详情位,在项背部突出胸前按刮拭礼貌刮即可;
2)刮痧油可用万花油、精油或润滑油等代替;
3)刮痧板可用汤匙、硬币、玉石等代替;
4)小孩不耐受刮痧,大人可用手根部或手指擦抹至至皮肤发高涨红或出痧,也能达到诊治咳嗽的成果;
5)刮痧后不宜坐窝洗沐;
6)刮痧后喝热粥水助其散寒发汗,止咳疗效更好。
02穴位热敷
(1)取穴:大椎、关元、膻中
(2)定位:
大椎
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下中
关元
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寸
膻中
前正中线,平第4肋间,两乳头连线的中点
(3)操作:使用暖贴隔着衣着贴在上述穴位,以疏散风寒。
(4)温馨辅导:
1)暖贴必须隔着衣着外敷,不成告成战役皮肤,以免皮肤烫伤;
2)本次新冠比拟少发生肺部感染,但部分病人出现络续干咳,上述穴位的热敷显得尤其伏击。
03艾灸疗法
(1)取穴:大椎、风门、肺俞、关元、太溪
(2)定位
大椎
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下中
风门
当第 2 胸椎棘突下,旁开 1.5 寸
肺俞
在背部,当第3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
关元
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寸
太溪
在足踝区,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下处
(3)操作:用艾条轮换艾灸上述部位,也可借助艾灸架、艾灸盒等器用,每个部位灸10-15分钟,局部皮肤潮红为宜。
(4)温馨辅导:
1)艾灸进程中有艾烟产生,淌若对艾烟的刺激比拟敏锐的,需要带上口罩以免艾灸刺激咽喉引起咳嗽;
2)艾灸后喝热的生姜水或热粥,以助散寒出汗;
3)血糖偏高、有嗅觉拆开的患者慎灸,以免烫伤皮肤;
4)小孩不互助艾灸,不错用粗盐250g加热用毛巾包裹,烫煨上头穴位即可。
01穴位热敷
(1) 取穴:大椎、身柱、天宗、腰阳关、八髎、关元、承山、阿是穴
(2) 定位:
大椎
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下中
身柱
第3胸椎棘突下
天宗
正坐或俯伏位,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, 当上、中1/3交点,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, 与臑俞、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
腰阳关
俯卧,在腰部,于后正中线上,第4腰椎棘突下凹下中取之,约与髂嵴相平
八髎
又称上髎、次髎、中髎和下髎,傍边共八个穴位,分歧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中
承山
在小腿背面正中,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,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凹下处
(3) 操作:使用暖贴隔着衣着贴在上述穴位,以疏散风寒。
(4) 温馨辅导:
1)暖贴必须隔着衣着外敷,不成告成战役皮肤,以免皮肤烫伤;
2)本次新冠大渊博有混身难受的发达,让人嗅觉突出的不适,每人难受部位和进度不一;
3)大部分聚首在腰骶部、小腿后侧及上背段,简洁天气可运用好暖贴,一方面可防寒,另一方面可疏散局部风寒,减少难受;贴至发汗疗效更佳。
02 艾灸疗法
(1)取穴:神阙、关元、命门、涌泉、阿是穴
(2)定位
神阙
在脐中部,脐中央
关元
不才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寸
命门
位于第二、三腰椎棘突间
涌泉
位于足底部,蜷足时足前部凹下处,约当足底第2、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/3与后2/3交点上
(3)操作:用艾条轮换艾灸上述部位,也可借助艾灸架、艾灸盒等器用,每个部位灸10-15分钟,局部皮肤潮红为宜。
(4)温馨辅导:
1)艾灸进程,罕见是艾灸难受部位,可一边艾灸一边举止难受部分,很快不错得回缓解;
2)艾灸后喝热的生姜水或热粥,以助散寒出汗;
3)血糖偏高、有嗅觉拆开的患者慎灸,以免烫伤皮肤;
4)小孩不错用粗盐250g加热用毛巾包裹,烫煨上头穴位即可。
03穴位按揉
(1) 取穴:合谷、中渚、腰痛穴
(2) 定位:
合谷
在第一、二掌骨之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;或拇、食两指展开,以另一手的拇指要害横纹放在虎口上,当虎口与第一、二掌骨衔尾部连线的中点;拇、食指合拢,在肌肉的最高处便是
中渚
在手背部,当第4掌指要害的后方,第4、5掌骨间凹下处
腰痛穴
手背,在第2、3掌骨录取4、5掌骨之间,当腕横纹与掌指要害中点处(腕背横纹下1寸),一手两穴
(3)操作:用大拇指指腹轮换抵在上述穴位上,轮换揉按,每个穴位1到2分钟,一边揉一边举止难受部分,直至难受减弱。
(4)温馨辅导:
1)混身难受可重揉合谷穴,颈背痛重揉中渚穴,腰骶痛重揉腰痛穴;
2)揉按穴位时,珍爱一边揉一边举止难受部位,一般可即时得回缓解。
穴位胸椎棘突艾灸中线大椎发布于:广东省声明:该文视力仅代表作家自身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工作。